7月15日,由中國康復醫學會健康倫理工作委員會、上海(國際)醫養康復及智慧醫療博覽會主辦,我校承辦的第五屆“新時代中國康復醫學人才培養”國際高峰論壇在上海張江科學會堂舉行。國內外康復及相關專業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聚焦“功能康復·教育賦能”論壇主題,圍繞先進康復倫理理念、教育理念、臨床管理理念、技術與實踐經驗等進行研討交流、學術碰撞,為康復事業高質量發展和“健康中國”戰略助力賦能。
副校長趙景剛,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創新發展處處長劉志敏分別在開幕式致辭。中國康復醫學會健康倫理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校黨委委員、黨委宣傳部部長張玉龍,同濟大學附屬養志康復醫院兒童康復中心主任敖麗娟,河北省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技師閆彥寧、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王紅星、濟南大學教授孫明旭、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王德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博士后李偉、澳大利亞專業心肺物理治療師Alice Jones(線上),天津市易通創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君出席論壇并作學術報告。山東省醫學倫理學學會康復醫學分會會長、康復學院黨總支書記崔良波主持開幕式。
高峰論壇現場
副校長趙景剛致辭
趙景剛在致辭中對各位專家學者、領導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介紹了學校近年來改革發展的基本情況,重點介紹了康復醫學作為學?!皟蓛瀮商亍敝匾M成部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仁心妙術”校訓,不斷探索康復醫學人才培養新路徑,構建“產學研用融合、校企合作特色發展”多元參與的應用型康復醫學人才培養機制所取得的成績。他說,當前,在“健康中國”戰略視域下,中國康復醫療服務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康復醫療行業正處于重要的發展窗口期,中國康復醫學人才培養也正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濱州醫學院作為以康復為一大特色的高等醫學院校,將面臨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高的使命要求,也將面臨眾多的機遇和挑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他希望各位領導、專家多關注支持學校的發展,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他表示,學校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堅持創新驅動、深化校企合作、創新融合課堂、拓寬國際視野,促進國際間的康復醫學教育和研究合作,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和更高的目標,推動康復醫學人才培養事業取得更大的突破和進步,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康復醫學人才,為推動康復醫學事業的發展和“健康中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創新發展處處長劉志敏致辭
劉志敏在致辭中說,當前,康復醫學的發展面臨著數智化技術對康復全過程的賦能、康復全流程融入帶來醫學服務模式變化、中西醫結合構建中國現代康復體系的三大變化,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應該在適應“三變”的基礎上著力于技術、知識、服務和人才四重體系的重塑,以人才、科技、教育“三位一體”思想理念為指導,著力于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和教育鏈的四鏈融合,聚焦新業態、新模式、 新場景,以數字化、國際化為抓手,彰顯中西醫結合優勢,著力于建立獨立自主的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具有獨立性和自主性的中國康復醫學的知識體系、學術體系、學科體系和話語體系。
簡短的開幕式后,應邀出席的專家學者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圍繞先進康復倫理理念、教育理念、臨床管理、技術與實踐經驗等展開研討交流,為新時代中國康復醫學人才的培養把脈支招、傳經授道。
同濟大學附屬養志康復醫院兒童康復中心主任敖麗娟作學術報告
敖麗娟以“兒童書寫障礙智能化評估與康復策略”為題,對書寫的神經和運動過程、與書寫相關的皮層腦區、書寫輸入和輸出過程分析、兒童書寫能力的發育等基礎性內容進行了清晰簡約的闡釋,并對書寫表現的組成、書寫評估、中文智能書寫分析與識別平臺進行了說明和介紹,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書寫障礙的康復策略。
河北省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治療師閆彥寧作學術報告
閆彥寧以“新時代我國作業治療教育國際化的機遇與前景”為題,詳細介紹了作業治療學歷教育的基本情況,對作業治療專業學生培養教育國際標準進行了說明,回顧了中國內地作業治療教育的發展及國際化,對作業治療進行國際專業認證的現狀、申報條件等進行了重難點說明,并對作者治療教育國際化的機遇和前景進行了展望。
濟南大學教授孫明旭博士作學術報告
孫明旭以“功能性電刺激技術在運動功能障礙領域的應用”為題,講述了他帶領團隊圍繞世界領先水平的康復醫療裝備的研究、開發、測試及醫療技術服務和轉化,通過“整合中英智力優勢、搭建可復制中英合作模式”,打造多學科融合、醫工交叉融合的研發和轉化平臺,實現開發一流的醫療研發裝備,發展一流的康復醫療技術,培養一流的技術研發人才的目標,重點介紹了基于FES技術(功能性電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的上肢神經假肢康復系統。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王紅星作學術報告
王紅星以“老年衰弱預防與中西醫結合智慧康復”為題,對老齡化與老年衰弱的基本情況、內涵、外在表征等內容進行了說明,對老年衰弱的表現與康復問題進行了介紹,對中西醫康復進行老年衰弱預防的重要價值進行了闡釋,創新性提出中西醫結合智慧康復的發展路徑。
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王德強作學術報告
王德強以“康復虛擬仿真實訓室的建設與教育質量提升”為題,從國家發展戰略和學校教育教學轉型升級兩個方面對康復虛擬仿真(VR)實訓室的建設背景進行了介紹,對康復虛擬仿真實驗室建設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并從確立建設目標、建立實驗模型塊、實驗流程設計、實驗中模塊設計——以神經康復為例、實驗考核設計、康復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建設、康復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模塊建設、VR技術應用于神經康復、模型實現沉浸式教學等九個方面對虛擬仿真實驗實驗室的建設過程進行了介紹,并對康復虛擬仿真實訓室建設與教育質量提升的經驗策略進行了總結。
中國康復醫學會健康倫理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校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張玉龍作學術報告
張玉龍以“康復技術智能革命引發的倫理挑戰與風險”為題,通過對人與自然關系三次轉型的分析,介紹了人類文明已經進入數據——信息流變的時代背景,在此基礎上,以基因編輯、再生醫學、腦機接口、神經工程等熱點技術案例為樣本,系統分析了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技術會聚的倫理挑戰與風險,并提出對策建議。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博士后李偉作報告
李偉以“將前沿科技滲透在康復的基礎教育中”為題,介紹了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所進行的探索實踐,對康復基礎教育融入前沿科技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分析了近紅外系統等多類型前沿科技的應用,就傳統技術與新興技術之間的結合進行了系統分析,并對未來康復進行了展望。
澳大利亞專業心肺物理治療師Alice Jones作線上學術報告
Alice Jones以“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at an international Level”為題,對康復、康復服務、肺康復、專業、認證等重要的基礎性概念進行了確認,系統介紹了物理治療、作業治療等七個提供康復服務的核心專業,并從就醫標準、執業資格、治療師的從業要求、專業準入課程等方面內容對國際康復治療進行了系統闡釋,在對比中外醫療和康復服務體系不同的基礎上,希望康復教育要積極接軌國際專業認證體系,銜接專業課程,促進基本專業分化,進一步提升康復教育的國際化水平,有效促進康復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天津市易通創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君作學術報告
王君以“孤獨癥兒童多維康復訓練系統”為題,系統介紹了自閉癥的癥狀、病因與發現歷史,對當前自閉癥的現狀與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從進食技能、穿衣技能、精細動作、個人衛生重點介紹了自閉癥治療的多維康復系統,提出分級治療的理念。
副校長趙景剛與其他領導嘉賓共同為博覽會啟幕
博覽會現場濱醫元素展示
濱醫展廳吸引參會者駐足交流
來自南京醫科大學、北京朝陽醫院、山東省第二康復醫院等全國30余家高等院校和醫療機構的80余名學者、醫務工作者以及我??祻歪t學院負責人、教師和學生代表參加論壇。
作為本次高峰論壇的依托載體,上海國際醫養康復暨智慧醫療博覽會于7月14日在張江科學會堂一樓大廳隆重開幕。副校長趙景剛應邀出席開幕式并上臺與其他領導嘉賓共同為博覽會啟幕。博覽會現場充滿濱醫元素,以展板形式展現第五屆“新時代中國康復醫學人才培養”國際高峰論壇具體議程;特設實物柱牌標注濱州醫學院高峰論壇作為博覽會的主要議程內容;主屏幕多次播出學校宣傳片《向陽花木》《康復之夢》《精誠之境》;在博覽會中心位置特設濱州醫學院展廳,分別從發展歷程、辦學格局、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方面介紹我校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全面建設優勢突出特色鮮明高水平醫科大學的辦學成就,集中展現濱州醫學院開創殘疾人教育先河、先行探索康復教育、凸顯中西醫結合康復、打造“高端化、國際化、集成化”康復教育平臺、突出產學研和專精特、著力校地合作和產城融合等特色亮點。一系列濱醫元素的匯聚展現,引起參展代表的廣泛關注,并詳細問詢交流具體辦學細節和未來發展愿景,有效提升了我校的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