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況
本中心“面向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建設,整合中山大學、天津大學、山東大學、濰坊醫學院以及山東朗潤醫療系統有限公司、山東奧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校、企業的相關科研資源,堅持需求導向,圍繞我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戰略部署,聚焦“四新”促“四化”,在推動區域和新興產業發展、科學前沿探索和“雙一流”建設中發揮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堅持政、產、學、研、醫、用,搭建“學校(科研院所)-附屬醫院-研發企業”的協同創新模式,瞄準分子與功能影像的前沿科學問題,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已形成以校校、校企、政產學研醫用相互協同的發展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果。2019年11月在山東省高等學校協同創新中心績效評價考核中,完成了各項指標任務,經專家組現場考察評議,達到優秀。2020年,中心獲批分子與功能影像山東省高等學校示范協同創新中心。
二、團隊介紹
中心現有全兼 職人員共76人,其中山東省高校首席專家1人、國家千人計劃1人、國家萬人計劃1人、山東省泰山學者8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1名。濱州醫學院建成了具有先進的小動物活體7.0T MR成像研究平臺和小動物多光譜斷層光聲掃描系統及重大疾病新靶點分析平臺,在分子影像研究領域發展迅速。其重點負責對協同創新方向凝練、科研以及教學等組織,積極推進協同創新團隊搭建以及各類資源開放共享等工作。中山大學發揮其在新靶點發現與驗證中的經驗,快速發現新靶點,研發新的分子影像學探針。天津大學構建新的高效信息處理理論、方法及關鍵應用技術,用于多源影像信息分析。山東大學進行分子探針合成、構建工作。濰坊醫學院在神經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影像組學特征集的分析,不同疾病分類和治療隨診方案等方面進行研究。山東朗潤醫療系統有限公司發揮功能成像技術優勢,研發配套的認知功能成像輔助設備,建立腦成像刺 激呈現系統和數據分析系統,以及各種圖像處理系統。山東奧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工作是從事??苹殴舱癯上裾麢C研發,包括超導磁體研發設計生產,梯度線圈研發設計生產,射頻線圈合作開發,譜儀和成像軟件合作開發。
三、成果簡介
按照“一個中心、五個平臺”的整體構架,中心對血管生成有關的靶點藥物研發、抗腫瘤血管生成方面的機理探討、胸腹部腫瘤特異性分子探針研究等分子影像學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來,獲立項國家級課題18項、省部級課題15項,科研經費總計4980萬元,發表SCI論文200余篇,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6項。連續9年主辦分子影像學齊魯國際論壇,期間承辦泰山學術論壇—分子影像學臨床應用及新進展專題、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年會—分子影像學組專題分會和中華醫學會第六屆全國分子影像學學術年會等重要的學術會議。
四、硬件設施
現有小動物活體7.0T MR成像儀、3.0T MR、1.5T MR、雙源CT、PET-CT、DSA、小動物多光譜斷層光聲掃描系統、腦功能視聽覺刺 激系統、實時功能磁共振神經反饋系統、PACS圖像處理工作站、MRI性能檢測模體、CT性能檢測模體、CT頭部劑量模體與體部劑量模體、QA檢測箱、X、γ射線劑量儀、CD/DR數字多功能圖像檢測模體、熒光光度計、紫外可見-熒光酶標儀、納米粒度、Zeta電位和絕對分子量分析儀等,科研、教學儀器設備價值1.85億元。